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新闻公告 | 研究机构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学术动态 | 合作与交流 | 联系我们 
·首页
·研究院概况
·新闻公告
·研究机构
·研究队伍
·科研成果
·学术动态
·合作与交流
·联系我们
 
   教育部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大连理工大学
   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公告>>正文
2021年度“媒体大工”热点新闻盘点
2022-01-07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2021年是学校面向“十四五”、迈向新征程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出新步伐,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受到社会媒体广泛关注,主流媒体聚焦学校事业发展刊发报道千余条,热点新闻转载浏览量过亿次,200余次登上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其中6次登上央视,创历史新高。现盘点2021年媒体上的大工,一同回顾那些奋进时刻。

围绕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唱响大工蓬勃发展“奋进乐章”。2021年,学校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矢志科技报国、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等热点新闻受到媒体广泛关注。聚焦人才培养,《大连理工大学:寓教育于服务 全方位育英才》《大连理工大学:用思政为工科赋能》《大连理工大学培养“未来科学家”》;践行科技报国,《大连理工大学5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大连理工大学:坚持“四个面向”力行科技报国》《十年铸“箭”向天图强》;加强师资建设,《如磐初心 耕耘不辍—林皋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教师团队:做中国自己的高性能塑料》《走上讲台 他们依然年轻》;服务地方发展,《促进辽宁高质量发展 大连理工大学打造产教融合新范式》《大连理工大学与辽宁省肿瘤医院合作实现医学领域突破》等报道被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等媒体广泛推介。郭东明校长在人民网发布署名文章《创新引领、智能驱动全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建设》,阐述学校近年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新兴学科布局和专业建设,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生动实践。

聚焦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传承大工爱党报国“红色基因”。围绕建党百年、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光明日报整版报道我校《擦亮育人底色 用红色基因涵养时代新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谱写立德树人新篇章。《大连理工大学:师生共悟“那抹红”》《大连理工大学:打造浸润式、互动式学生社区》《听大连理工大学讲述王大珩的故事》等报道被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推介。“大连理工大学学子诵读党史献礼建党百年”“大连理工大学近千名学子‘快闪’献礼建党百年”“大连理工大学: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等工作特色做法被中国教育报、央广网等48家媒体点赞。庆祝建党百年主题MV《少年》荣获新华网全国高校短视频征集活动一等奖,人民网2021年度高校优秀校园新闻作品等奖项。

用好“抗疫”鲜活素材,讲好大工聚力战疫“暖心故事”。面对疫情大考,人民日报官微、新华网首页、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头版、科技日报头版、中国日报国际版等媒体报道学校在疫情期间暖心举措,展现师生众志成城、合力战疫正能量。“大工学子巨幅雪地画为抗疫助力”“齐跳广场舞 防疫健身两不误”等师生团结战疫的新闻,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深入报道;“大连理工大学寒假包车送学子返乡”“学校的年味真足”等学校疫情防控暖心举措,受到新华网、中央电视台关注聚焦。中央电视台CCTV-1综合频道和CCTV-13新闻频道分别以“‘点对点’包车护送2.5万学子回家”“大连理工大学:教职员工住校保障学生学习生活正常运转”为题报道我校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引发社会高度赞誉。

以下摘录部分报道:

一月:

新年第一天,我校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率先发起“我和我的学校·追梦2035”视频接力,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1月1日,《光明日报》03版报道我校织牢疫情防控网,暖心守护,为学子们度过安乐祥和的新年做足准备。

1月9日,我校青年师生们执雪作画,创作出“中国加油”、“大工加油”两幅25米×25米的雪地画作,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等18家中央媒体深入报道。中国教育报头版以图片新闻的方式刊登了 “雪地画”。

1月18日,大连理工大学寒假开始,为让学生们平安顺利回家,学校于18日至20日三天开展点对点送站。人民日报官方微信、《科技日报》头版、新华网首页等21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节目对此进行聚焦。

二月:

2月1日,央广网、辽宁日报等媒体报道我校数学、化学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2月5日,免费理发、免费洗浴,还有年三十的免费“佳”宴……这些优惠活动尽在大连理工大学为留校学生精心制作的牛年礼包里。《光明日报》03版、新华社等对我校学子留校过年情况进行报道。

三月:

3月25日,新华网、科学网报道学校医工交叉合作成果,我校与辽宁省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展开合作,为股骨远端软骨粘液样纤维瘤患者供区保留骨骺的腓骨自体骨移植生物重建股骨远端巨大骨缺损。该手术技术系国际首例。

四月:

4月4日,人民网讲述我校红色校史故事《大连理工大学:主楼万岁!》。“一座由师生自主建设完成的主楼,沉淀了大工人血液里自强不息的顽强。它矗立在风云之中,经历岁月洗礼,见证了一代代大工人成长的故事。”

4月10日,人民网报道我校以史育人赓续红色基因,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力打造党史学习“大氛围”,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深”下去。

4月15日,大连理工大学学生文化中心和青春广场,千余名师生在这里用一场主题快闪献礼党的百年华诞,用青春歌声庆祝建校72周年。中国教育新闻网、央广网等对此进行报道。

4月16日,在大连理工大学文化中心暖色的灯光下,伴随着“5、4、3、2、1”的倒数欢呼声,历时10余个小时,用1万块魔方拼接而成的41.5平方米的献礼建党百年、校庆72周年的画作终于完成了。中国青年报官微、光明日报客户端、环球网等媒体对此进行报道。

4月19日,光明日报刊发我校深入推进“服务育人”工作纪实《寓教育于服务 全方位育英才》。

4月21日,大连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签约暨挂牌仪式在沈阳举行,双方将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合作双赢”原则,在“医工交叉”等领域开展深度融合探索,积极打造校院合作高质量平台。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对此进行报道。

         

五月:

undefined

5月10日,《中国教育报》06版报道我校在思想政治建设中注重融合思维,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探索富有时代内涵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月13日,人民网、中国青年网报道我校学生会始终重视学生权益保障工作,努力为广大同学提供全方面、多渠道的问题反馈平台,健全线上反馈体系,倾听同学们的真实诉求。

5月24日,我校接过新华网“党史故事百校讲述活动”接力棒,讲述我校应用物理系首任系主任王大珩的故事。

5月31日,光明日报客户端报道,我校瞄准塑造本科生科学精神和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未来科学家”。成立26个创新工作坊,聘请了7位院士领衔的科学顾问和23位企业家、科学家组成的创新创业顾问,汇集189位青年科学家组成了“创新导师百人团队”,共同打造大连理工大学“三早”科技创新社团。

六月:

6月17日,中国教育新闻网、科学网等报道我校举办主题为“喜迎建党百年、重走长征之路”的定向越野师生团队挑战赛,在越野跑中加入长征知识问答和拓展训练,既让学生重温红军长征的伟大历程,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6月23日,《中国教育报》03版、中国日报网等多家媒体聚焦由我校承办的2021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乌克兰教育科学部副部长维特连科·安德列·亚历山德罗维奇通过在线方式出席会议并致辞,辽宁省副省长王明玉出席会议并作了致辞。

6月29日,《中国青年报》07版报道我校结构强度与轻量化设计团队,秉承老一辈科技报国的理想与热情,挥洒着青春热血,奋战科研一线的故事。

七月:

7月14日,《光明日报》08版、党建网等媒体报道我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连理工大学着力构筑师生共学共话共悟党史学习教育“大思政课”的浓厚氛围,确保方向不偏、内容不空、效果不虚,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7月15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播出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皋院士“七十年不懈奋斗、如磐初心”的奋斗故事。

7月18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我校“学霸寝”:4个寝室16人全部被知名院校录取读研深造,四年共获奖学金80余项。

八月:

8月3日,我校应用物理系首任系主任王大珩的故事刊登于《中国科学报》08版。“2021年7月21日是王大珩逝世十周年的日子。至今,他的故事仍在学术界,包括曾留下他重要足迹的大连理工大学的师生中口耳相传。”

8月26日,人民网报道我校24支团队288名青年学子奔赴西部,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服务乡村振兴,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九月:

9月5日,《人民日报》05版报道我校退休教师参加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为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推动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作贡献的事迹故事。

9月25日,由我校承办的第五届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大连)开幕,我校团队再次夺冠。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赛事进行了报道。

十月:

10月11日电,日前,中国网信网发布《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公布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大连理工大学获评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社区治理类基地首批10家单位之一。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对此进行报道。

10月26日,《光明日报》08版刊发我校人才培养新成效,“进入新时代,大连理工大学力学人用思政为工科赋能,探索出科教融合、赛教融合、驻所培养育人体系,接续培养一批批饱含家国情怀的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

十一月:

11月5日,中国教育新闻网官方微信以《听,这些青年学子的支教故事好暖!》推介我校学子到西部支教的故事。

11月12日,面对疫情大考,全体大工人迅速进入“应考”状态,全力以赴书写战“疫”新答卷。博士生、硕士生自发组织室外文体活动,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

11月16日,《大连理工大学:坚持“四个面向”力行科技报国》刊发于《中国科学报》06版。“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总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这是学校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奋力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学校全体科研人员潜心钻研、不懈奋斗,勇攀科技高峰收获的丰硕成果。”

11月23日,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新闻频道以《大连理工大学:教职员工住校保障学生学习生活正常运转》为题报道我校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11月25日,《光明日报》“红船初心”专版对学校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情况进行了整版报道。

十二月:

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节目邀请我校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赵云鹏教授介绍深海超级渔场相关研究成果,助力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在大洋深处建设中国粮仓。

12月14日,《大连理工大学新增3个“拔尖计划2.0”基地》刊发于中国新闻网、大连日报头版。

12月23日,大连市与大连理工大学交流座谈会举行,共商一流大学建设,推动市校协同发展。大连新闻对此进行报道。

12月27日,《中国教育报》6版“高教周刊”刊载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教师团队科研工作纪实。作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蹇锡高院士带领团队投身科研、矢志报国,勇攀科技高峰,致力于研发中国自己的高性能塑料。

12月31日,人民网发布郭东明校长署名文章《创新引领、智能驱动全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建设》。

回首2021年,感谢每一位大工人的拼搏进取,感谢大家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持与帮助。2022年,让我们一起向未来,奋力开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大连理工大学能源研究院  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邮编:116024